关注主办方微信,了解更多展会信息
主办方联系方式:
名称:中国锻压协会
地址: 北京昌平北清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博雅C座10层
邮编:102206
电话:010-53056669
传真:010-53056644
邮箱:
metalform@chinaforge.org.cn
动态/资讯

“十二五”:新型工业化重在落实科学发展

发表时间:2010-02-11 10:13:32; 来源:news_from
阅读提示:建议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和责任考核机制,将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
  
  付保宗
  
   新型工业化是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综合分析,当前我国重化工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而言,仍然需要向着提高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方向继续努力。
   “十二五”时期,为了实现我国重化工业发展的关键任务,必须继续优化重化工业结构,在信息化普及和科技进步的条件下,利用全球资源和全球市场,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策引导和支持
  
   一是继续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体制和干部考核制度,避免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倾向。针对各级政府,进一步完善严格的目标管理和责任考核机制,将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考核内容除了能耗水平下降的定量目标外,还应包括地方政府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定性目标;节能目标应尽量落实到具体的企业或单位;进一步完善统计制度,包括能源、环保等统计制度和地方GDP核算制度,保证统计数据的可靠性。
   二是充分发挥政策对工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和导向作用。引导各级政府设立相关专项资金,支持重化工业调整升级、节能环保等产业项目建设,鼓励通过新建、改造等方式扩大规模、提高效率、集约发展;加快推进重化工业“绿色化”进程,支持限制类企业及项目的淘汰和转移。通过定期制定发布指导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指导文件,明确企业技术改革的方向和重点。设立中央财政用于企业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引导银行和社会资金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当前,应尽快建立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企业三方共同出资的“落后产能退出专项资金”,实现对关闭破产企业的经济补偿和企业职工的妥善安置。尽快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基金,主要用于对被关停生产能力的经济补偿、人员安置以及对其转产提供引导资金。加大资源税与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力度,完善并落实节能减排措施,使资源类企业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促进企业加快技术进步与产品升级。
   三是着力培育壮大信息技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行业。推进信息化与重化工业的融合发展,以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流通、企业综合管理、职工教育培训,以及发展生产型服务业等关键环节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传统重化工业领域的渗透融合。抓住当前新能源技术革命及节能环保需求增长的机遇,加快制定我国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战略与规划,尽快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和配套措施,推动我国企业抢占技术和市场先机,引导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提升重化工业的发展质量
  
   一是加快组织、实施具有战略意义的前沿性技术研究、科技攻关,实现技术的跳跃发展。重点支持建立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加快建立适应技术创新需要的技术支撑体系,着力提高产业研发水平和产品技术水平。
   二是加快制定、实施产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政策和相关标准。加快设立重化工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基金、技术创新担保基金、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基金,在资金、税收等方面,采取优惠鼓励政策予以支持,促进重化工业技术进步。一方面,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并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另一方面,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高技术产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促进传统重化工业向低消耗、轻污染、高素质产业拓展和结构升级。进一步加强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与实施,加快制定实施产业技术发展规划,适时公布重点发展的核心技术和限期淘汰的落后技术项目清单,加快建立、完善公正、规范、透明的行业市场准入制度,特别是要设立比较严格的环境、质量、能耗、水耗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严格市场准入管理,依法规制产业发展。
   三是努力突破制约重化产业集约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快整合研究院所、重点企业、高等院校的技术力量和资源,重点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的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不断提高单位资源消耗产出水平,尽快使资源消耗从高增长向低增长,再向零增长转化,使污染排放量从正增长向零增长,再向负增长转化,从源头上缓解重化产业发展中巨大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
   四是积极支持建立现代重型工业健康发展的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加快引导建立专业设计公司,以技术咨询、技术转让为主业,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工业发展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专业培训等。充分发挥各行业协会和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清洁生产中心的作用,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境外研发机构,认真借鉴、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引进核心技术与装备。
  
   优化产业布局,引导重化工业集聚发展
  
   一是加强科学规划,优化区域和产业布局。以产业特色和自然资源等条件为突破口,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严格贯彻《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国家产业政策,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准确把握重化工业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结合其区域优势和特色,合理布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产业集群整体优势。推进加工制造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集群发展,加快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
   二是坚持节约发展,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按照布局合理、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改善交通、电力、给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水平,加快产业集中区建设。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包括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等),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依法搞好土地整理,推进土地资源整合,盘活土地存量,用地指标优先向优势产业集群倾斜。合理规划土地使用方向,优先满足环保型、科技型重点企业用地需求。
   三是选择若干产业集群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立产业集聚区内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网络,发展生态型工业和生态型工业园区。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污染治理和淘汰落后等手段,推动高消耗、高污染型产业集群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加强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集群污染的综合整治。对于排放集中、污染严重的产业集聚区,探索集中治理方式,推广节能减排共性技术,降低企业治理成本。同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著名品牌。把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有机结合,重点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名牌产品和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产品争创国际知名品牌。支持产业集群以品牌共享为基础,大力培育区域产业品牌(集体品牌或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等)。有条件的产业集群可以发展工业旅游和产业旅游,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要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导,结合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减少资源跨区域大规模调动的原则,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能够发挥区域优势特色的生产能力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市场准入条件,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
  
   强力推进节能环保工作,健全重化工业发展的约束机制
  
   一是加强各级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节能环保工作的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能力。引导各级政府根据实际设立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管理专项基金,用于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宣传教育、信息服务、奖励等活动。改善节能环保经济激励政策、节能环保投资项目实行税收减免或加速折旧的优惠政策;参照高新技术企业等相关优惠措施,给予生产节能环保新产品的企业相应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切实加强节能减排专项检查和监察力度,组织定期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和监察行动,加强对重点节能减排单位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严厉查处高耗能、超标超量排污等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严把新建项目环评关、审批关和验收关,从源头上控制增量,做到不欠新账。对未经或未通过节能减排审查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核准。增加投入,大幅提高节能环保在政府和企业研发投入中的比例,合理安排国家科技计划中节能环保研发项目和经费;建立统一管理和协调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节能环保技术,促进成果市场化、产业化。
   二是积极开发新能源,调整能源消耗结构。由于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一项有前景、有实效的事业,并尚处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相应的扶持政策:在强调市场力量的前提下,重视新能源和节能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实施;建立完善的新能源和节能政策体系,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可再生能源法》等纲领性法律文件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各项细则文件和配套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促进新能源发展和节能产业管理体系。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决策需要更强的科技支撑
  
  春风
  
   在不久前召开的首届全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联席会议上,科技部有关负责人强调,作为战略研究工作者,要大胆解放思想,勇于提出科技发展的大战略、大思路、大举措,发挥战略研究的决策支撑作用。
   这一番表述,再次道出用科技支撑决策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纵观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谁抢占了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谁就能在历史的转变中掌握主动权。
   当前,我国科技支撑决策的现状与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健全的工作机制。一些重大决策未经前期研究和充分论证,就可能出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决策的质量。二是基础数据缺乏,有的数据失真。凡此种种,难以满足科学决策的需要。三是决策所依赖的技术储备不足。四是科技支撑决策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科技支撑决策的投入相对不足,科研基础条件相对落后。
   怎样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大科技支撑决策的力度?
   应该说,当前,我国科技支撑决策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为了进一步夯实决策的科技基石,不妨从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培养人才等方面加大力度。一是进一步营造学科学、用科学的工作氛围,把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体现在工作安排上、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把调查研究、专家论证、集体讨论对决策的支撑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科技支撑决策提供更为坚实的动力。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加强宏观管理,创新决策机制,促进各类创新主体的协调互动,提高科技资源在决策过程中的配置效率。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技投资是战略投资,是加大科技支撑决策力度的保证。四是更加重视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氛围,着力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打造一批高素质的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为科技支撑决策提供人才保障。
   用更强的科技支撑来完善决策,对提高综合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用独到,这注定是一个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过程

版权所有: 中国锻压协会  京ICP备05075268
技术支持:中国锻压网